好心办成好事需要把准时度效

发布时间:2017年07月11日

来源:

阅读:444次

作者:崔文佳发布机构:北京日报发布日期:2017-01-22

近日,某地着眼于不乐观的空气质量,下发了一则“禁炮令”,要求春节期间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。不想反对声音远超预期,不得不撤回文件。朝令夕改的乌龙事件令人尴尬,也促人反思政策“初衷”与落地“效果”之间的关系。

好心为啥没办成好事?一大原因在于政府部门没有掌握好决策部署的时度效。善治的实现是一个综合结果,有了正确的出发点,决策部署还要配以恰当的出台时机、稳妥的推进节奏、精细的落实策略。“审度时宜,虑定而动,天下无不可为之事。”就拿“禁炮令”来说,在雾霾频扰、蓝天稀缺的冬季,人人都期盼更清新的空气,减少烟花爆竹燃放的决策导向合乎情理。但节日习俗、经济损失、适用范围、缓冲时间等因素应当被充分考量。轻视了这些,搞“突然袭击”或者“一刀切”,就显得不近人情、不合实际。多角度考量、全方位把握,尤其是要换位到利益受损群体的角度想想,才能更顺利地办成事、办好事。

时度效听起来很虚,掌握好却必须求实。这种“实”,至少应该包括全面的调研、公众的参与、科学的判断。现实工作中,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恰恰不乐于做这些基础性工作。比如,有的领导干部“情况不明决心大,心中无数点子多”,做决定全靠“拍脑门”;有的工作人员一线走访蜻蜓点水,总结分析敷衍了事。打了折扣的前期准备,注定生产不出万全之策,这是再好的初衷也改变不了的。将“残次品”公之于众、投入使用,结果只能是顾此失彼——照顾到了局部利益却忽略了利益平衡,实现了短期的积极效益却轻视了长远的次生影响,等等。说到底,政府部门的决策部署只有建立在扎实的调查和严谨的分析之上,才称得上科学,才更富前瞻性和针对性,才能从源头保证效果。

看清这一点,对于政府部门实现治理的精细化、科学化尤为关键。当前,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、深水区。几乎每个社会问题的背后,都会有过去种种情况的累积,会有现实种种利益的交叠,也会有未来种种路径的考量,格局之复杂令人挠头。另一方面,社会环境迎来众声喧哗的舆论敏感期。决策部署忽视了时度效,不仅可能“张口就错”,甚至可能“一错再错”,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。在可预见的未来,政府部门的任务清单上还有诸多类似治霾的项目,桩桩件件考验着政府部门的工作艺术。

我们要相信各利益群体的理解力,也要相信社会的承受力,更要相信人民群众的善意和自觉。政府部门的决策部署只有出以公心、将心比心,把后果预估得充分一些,将隐患及早消除在萌芽状态,才可能实现综合效应最大化。